周期底部企业资金面压力增大光伏产业期待更大金融助力
发布时间: 2025-04-21 16:54:56
作者: 伟德最新官网
伴随光伏抢装进入“倒计时”,需求量开始上涨慢慢的出现乏力,产业链价格走弱。此前一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普跌,多晶硅期货更是创下上市以来新低,收盘报37615元/吨,反映市场对需求不确定的同时,投资者也开始担心相关企业的财务压力。
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水平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下称“136号文”),这一核心政策衍生出“430”和“531”两个时间节点。“430”节点指的是工商业分布式项目需在4月30日之前完成备案并网,才能锁定原有补贴或固定电价政策。
为抢在政策实施前锁定收益,光伏开发商和投资方纷纷加速项目并网,分布式光伏项目需求集中爆发,掀起了本轮抢装潮。136号文件旨在以市场化手段重构行业生态,催动电价转向市场化交易形成,对光伏长远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发展初期的确会带来收益不确定、并网约束强化,使得行业洗牌加速、竞争格局重塑。第一财经在4月18日刊发的《光伏抢装退潮后价格普跌:需求真空期加剧行业压力,政策细化调控迫在眉睫》指出,抢装潮之后,光伏产业供给端收缩和需求端释放节奏都存在较多变量,包括自律效果的持续性、海内外政策导向、产业链上下游博弈等。
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拐点的同时,由于供需错配影响,光伏企业普遍仍处在亏损阶段,财务报表也呈现出现金流萎缩与负债率走高的特征。第一财经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光伏企业的贷款趋于谨慎。随着抢装后需求进入真空期,光伏企业或面临更加大金钱上的压力,或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包容度提升,助力产业渡过难关。
2024年光伏产业链大幅跌价,主产业链亏损面扩大,TCL中环(002129.SZ)、隆基绿能(601012.SH)预计全年亏损逾80亿元,通威股份(600438.SH)预亏75亿元,爱旭股份(600732.SH)、晶澳科技(002459.SZ)均预亏逾50亿元。产能去化周期不仅侵蚀光伏企业的利润,也令资金面压力增大。
截至目前,光伏板块年报披露数量较少,第一财经记者统计75家光伏上市企业2024年三季报,截至去年9月30日,75家企业总负债1.57万亿,环比增长194亿元,资产负债率中位数为60%,其中,主产业链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64%,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个别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资产负债率已升至70%以上。
有36家上市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超过60%,协鑫集成资产负债率达87.56%,双良节能也超过八成,另外,爱旭股份、钧达股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通威股份、阿特斯、阳光电源等一线主产业链制造商的负债率超过65%。
负债率走高之际,光伏企业的货币资金储备规模下降。截至去年三季度末,75家光伏企业货币资金合计3438.4亿元,同比下降约230亿元。通威股份的货币资金降幅超过110亿,隆基绿能也减少约50亿,福莱特、爱旭股份、东方日升等光伏上市企业的货币资金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光伏股频频下调可转债转股价格也反映出了相关企业的财务压力。根据记者梳理公告,今年以来,光伏上市企业转债密集公布提议下修转股价格。隆22转债(正股:隆基绿能)于近日发布“向下修正22转债转股价格暨转股停牌的公告”。此外,天23(正股:天合光能)、福22(正股:福斯特)等多只光伏转债已下修转股价或提议下修。
申万宏源固收团队分析认为,转债转股价格下修通常可被视为转债从偏债向平衡偏股的切换。如若修正到底,亦可进一步视为发行人基于未来经营有望向好下迫切希望促转股的提前准备信号。当前光伏转债存量规模约6亿元,占比约8.66%,是转债市场中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的行业。光伏股集体下修转债价格,可能是借行业回暖(光伏板块反弹)来促进转股,缓解未来偿债压力。
光伏产业具有重资产、人员密集、强周期等特征,全行业主要资产和人员集中主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组件)。2019年以来,国内光伏产业快速地发展,政策与资本合力之下,产业链各环节持续产能扩张,到2023年底,我国光伏行业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局面,行业开始步入去产能周期,并于去年四季度进入自律减产保价阶段。
在光伏企业负债率普遍走高的同时,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银行业对光伏产业规律及市场逻辑有一定的疑虑,放贷与续贷更为谨慎。“金融机构对光伏企业贷款普遍呈现审慎性原则。”一位光伏上市公司负责人和记者说:“为缓解行业资金链压力及债务风险,希望金融机构提升对光伏企业的包容度。”
从融资渠道来看,IPO募资、定向增发、发行可转债等直接融资方式是上市光伏企业主要资产金额来源,间接融资渠道中银行贷款占较大体量。从各家银行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银行围绕光伏产业的主要做法体现在加大信贷投放、参与公募REITs、承销与投资绿色债券、参与债转股等方面。
在去产能周期中,光伏企业普遍亏损,现金流因亏损而消耗,对于间接融资占比更高的光伏企业来说,资金成本更高。对比隆基绿能与通威股份来看,隆基绿能上市至今融资404.71亿元,间接融资占比34.05%;通威股份的总融资金额更高,达1079.92亿元,其中51.42%为间接融资。
日前,通威股份发布新增借款进展公告,截至3月31日公司借款余额为964.57亿元,相较于2024年末借款余额增加122.6元,新增借款已超过公司2024年末净资产的20%。新增借款中,银行借贷金额最高,达69.81亿元。今年以来,通威股份发行了5亿元短期融资券,用于偿还公司及子公司的金融机构借款,缓解借款压力。
行业的人表示,136号文发布标志着新能源“后补贴时代”的真正到来,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收益模型与投资逻辑均面临重构。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历史性节点的同时,光伏行业目前还未走出内卷式竞争,供需错配情形凸显,企业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尤其是资金压力。
“回顾我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历史,此前一轮产业周期中,2011年多家光伏企业资金链断裂,大额贷款无法全面清偿。今天的光伏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产业制造规模、资产规模、人员数量是历史上最大,原料、技术、产能都抓在自己手里。”一位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说:“这轮光伏周期下行力度确实超出市场预料,电力市场化交易可能会让行业洗牌加速,如果优质光伏资产因资金链风险被淘汰是比较可惜的。此阶段,金融机构需要强化光伏产业政策解读能力,加强对光伏企业资本运作的理解,适度考虑相关政策的一致性与延续性。”
网站地图:伟德最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