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U型工艺布局 钦州港自动化码头引领智慧型港口发展新趋势
发布时间: 2025-04-04 01:46:57
作者: 伟德最新官网
中国网4月3日讯 日前,“多彩民族 壮美广西”采访行活动带领记者一行来到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探访这一连接起“一带”和“一路”、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通道。
图中绿色线路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蓝色线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网 吴晨笛 摄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岸线亿元。作为全国第五个已投产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配备先进、智能、高效率节约能源的自动化装卸设备及水平运输设备,研发应用码头智能操作系统(TOS系统)、自动化设备控制管理系统(ECS系统)、智能闸口系统(GOS系统)等若干自动化信息系统,实现集装箱码头高度信息化、标准化、作业全自动化。
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值班经理韦锦磷介绍,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U型工艺布局方案是全球首创。其他的自动化码头大多是端部作业——IGV(智能引导运输车)在一端进行送箱和收箱,集装箱卡车在另一端作业,不会进入到存放集装箱的堆场。而这里的码头,集装箱卡车和IGV都能进入,在通道边实现多点装卸。
“一些自动化码头的堆场比较短,可用堆场长度一般不超过400米,采用端部作业模式比较便捷高效;但我们码头前沿到陆域纵深1000米左右,可用堆场接近600米,相对于端部作业模式,采用U型工业布局既能减少前期的建设成本和后期的经营成本,车辆进入到堆场作业增加了作业点,提升堆场作业的均衡性,同时也能兼顾适配海铁联运的需求。集卡进入的通道有3条车道,中间是行驶通道,两边是作业车道,集卡去到堆场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作业。”韦锦磷说。
韦锦磷还介绍,钦州港自动化码头是全国首个海铁联运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目前在国内13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里,钦州铁路中心站距离港口堆场距离最近。2023年6月份,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自治区党委、发改委、南宁海关、铁路局等单位的全力支持下,实现了重大突破,即作业区域的一体化和海关监管的一体化。
除此之外,钦州港自动化码头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海铁数据实时交换,助力联运服务提质增效。在业务服务方面,实现了海铁联运业务营销的一体化,经由成立合资平台公司,将业务营销、单证受理等环节集成一体,并实施“一口价”,客户仅需通过单一窗口便可办理海铁联运业务。未来,还将致力实现信息系统一体化和生产调度一体化,并进一步探索推动海铁联运全流程自动化、智慧化。
钦州港自动化码头也在一直在优化各环节的操作与参数,例如 IGV(智能引导运输车)经过研究改进,如今实现了最小转弯半径,车身整体长15米,转弯内径6.7米、外径12米,现为全球转弯半径最小的IGV设备。
韦锦磷提到,新老两版的轨道吊从结构来看较为相似,但老版需要机手在上面操作,新版全部实现了远程操控,在智慧运营中心大楼来控制,只有在系统提示出现不正常的情况时才会人为介入。“原先一人只能操作一台轨道吊,如今我们的42台轨道吊大约只需要5个人就可以全部操作了。一方面能够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另一方面操作环境对司机来说更好,不需要在上面被太阳晒,而且以前开机都要低头往下看,对颈椎很不好,现在就没这个问题了。”
在装卸货物方面,集装箱卡车进码头作业都在自动化系统的指导下进行。卡车在进码头的闸口处已完成了信息核对和匹配,司机可以在“北港通APP”上看到将要前往作业的堆场和贝位(集装箱在船舶纵向即首尾方向的排列次序号)。“车辆开到作业贝位后,轨道吊上的LED屏幕会有文字提示,引导司机对位置做前后调整。有的新手司机可能停得不太好,远控员能够最终靠语音广播提醒司机调整,卡车停到准确位置后屏幕也会有所显示,同时会有广播提醒请勿移动车辆。”
历经多次工艺技术的演变,自动化码头已成为港口发展新趋势。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也提及,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绿色智慧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致力打造“智能、高效、绿色、便捷”的智慧码头,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贡献可推广复制的“北部湾方案”。(吴晨笛)
网站地图:伟德最新官网